王忻颖国培总结
来源:教务处浏览次数:63次发表时间:2016/1/22 0:00:00
当北方进入萧瑟寒冷的秋冬之际,我却来到美丽温暖宜人的浙江师范大学。在这里度过了光鲜亮丽的岁月,2015年10月9日报道,学习与培训时间从10月10日-12月29日,为期三个月的学习时间,现将我在此学习的过程阐述如下。
从10月10日上午-10月15日下午我们学习了一些公共课程,仔细聆听了各位专家教授的授课知识,其中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米靖教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人谦和,讲课从容,详略得当,内容丰富多彩;另外朱孝平特级教师教授的内容也很生动,也比较切合我们的实际生活,当然还有很多优秀的专家老师讲授了精彩的内容,我就不在一一列举.....
本次培训安排了多位教授、研究员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各位专家的讲座,阐述了他们对学生以中职教育有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探讨,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听了他们的讲解,我的思想深深受到震撼:作为一个普通的美术教师,我思考的太少。如何来定位自己的职业,自己的教学学生喜欢吗?自己的工作家长满意吗?我一定要这样提醒自己,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努力前行。下面就如何上好一堂课做一总结:
一、课堂上要让学生学得“快”又要学得“乐”
做一个动脑的教师,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孩子们减负了,教师心情也好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是促进学生一时的发展,不只是以学生暂时取得的好成绩为依据,更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自主。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教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三、注重课堂评价来促进有效教学
中职课程设置多以游戏为载体,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为目的。我们老师应用一切可能的方式,通过课堂把孩子们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良好兴趣。对孩子们课堂上学习行为过程作为评价重点,孩子们在课堂上每一个好奇的行为,“分神”的表现,老师都应正确对待,不能用批评的语气、蔑视的眼神,过激的行为扼杀孩子们对数学的好奇心。
四、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
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使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也反思了自己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从10月19日-10月29日,我们开始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模块。1.从10月19日-10月22日由潘沁教授讲授《二维设计与实训》,潘老师讲授了好多知识,好多设计案例,核心价值观的视觉表达;中国文化的视觉创新;国家形象的视觉传媒;文化产业、创新及经济;还讲授了新东方主义;东方创新哲学;举例说明了设计的理念,比如讲到:(1)宁波城市形象之视觉形象设计项目;(2)梅山清修寺改扩建设计方案;(3)宁波美术馆;(4)钱湖宾馆视觉形象企划案;案例结合实际,生动逼真,让我们受益匪浅。2.10月23日由宋永进教授讲授《构图原理与实训》,非常触动我们,新概念下的风景写生,在传统意义上有了很大突破,学习了黄金分割点法,画面分割中讲到什么是豆腐干构图,它包括感性的准确和对立统一规律,还讲了“负形的节奏”让我们发现了负形的美。3.10月25日由杨勇副教授讲解了《美术设计理论前沿》。这些老师的讲解生动活泼,让我们大开眼见,受益匪浅。
从10月26日-11月20日正式进入导师工作室学习,共计160个学时,这段学习经历让我刻骨铭心,大有收获。首先是薛和教授的人格魅力,他是典型北方汉子,说话直言不讳,心直口快,对我们非常严厉,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也正是这个道理,薛老师亲自做范画,每天到工作室查看我们学习的进度,因材施教,根据每人的不同进度布置作业,让一个没有任何基础的学员最后能拿出优秀的作品很是不凡,下面就这个阶段的学习做一详细总结。
我们选择的是写意花鸟画,我是从未接触过的,但是经过薛老师的教诲,自己的勤奋,让我颇受感动,画了好多作品出来,薛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什么是水墨山水画,写意画,有哪些大师,笔触如何画等等都做了详细汇报,写意花鸟画是花鸟画的一种,花鸟画中的画法中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而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一种画法。所谓写生就是“移生动质”,就是“变态不穷”地传达花鸟的生命力与各不相同的特性。所谓寓兴,通过花鸟草木的描写,寄寓作者的独特感处,以类似于中国诗歌“赋、比、兴”的手段,缘物寄情,托物言志。所谓写意,就是强调以意为之的主导作用,就是追求象中国书法艺术一样淋漓尽致地抒写作者情意,就是不因对物像的描头画脚束缚思想感情的表达。
为此,中国花鸟画的立意往往关乎人事,它不是为了描花绘鸟而描花绘鸟虾趣 齐可来作,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它既重视真,要求花鸟画具有“识夫鸟兽木之名”的认识作用,又非常注意美与善的观念的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
表现在造型上,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借以实现对象的神采与作者的情意。
在构图上,它突出主体,善于剪裁,时画折技,讲求布局中的虚实对比与顾盼呼应,而且在写意花鸟画中,尤善于把发挥画意的诗歌题句,用与画风相协调的书法在适当的位置书写出来,辅以印章,成为一以画为主的综合艺术形式。
在画法上,花鸟画因对象较山水画具体而微,又比人物画丰富,所以工笔设色更具写实色彩或带有一定的装饰意味,而写意花鸟画则笔墨更加简练,更具有程序性与不可更易性。
中国写意花鸟画早在唐代就已形成单独的画科,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中国写意花鸟画运用高度概括、夸张的手法和精到洗练的笔墨表现,并赋予物象以寓意丰富的联想,既写出了画家心灵深处的主观感受,又与观者产生共鸣.画家通过对客观的描写,来寄托表达个人的主观情感、意志、联想或对社会与人生的感情等等,并以此来感染或启发读者,从中得到思想、道德、人格及其真、善、美的精神陶冶与完善。
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花鸟的一种中国传统绘画方法 写意花鸟画创作,主要是利用线来表达物象。通过用笔的技巧,要求从事物的线的复杂状态中,泯灭具体形和线的特征,而能看到物体本质精神。要求用笔所描写出来的线不借皴擦晕染而能表达现实物象,笔简意繁,态随意变,一转一束都有意趣。前人所谓的“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说的就是用笔方法的具体体现。所谓笔尽力不尽,气见笔不见,皆从运笔中得之。 运笔讲究中锋、侧锋、逆锋和战笔(渴毫)。中锋要求落笔中正,不偏不欹,用笔要圆劲而有韧力,不险怪妄生圭角。一般描写一切有定形的东西多用之。侧锋要求落笔偏侧横扫,可用来描写不定形的坡石、树干。逆锋多是改变正常的运笔方向,以增加笔触的苍浑感。战笔是中锋落笔,是在战动中运行。宜于写定形的房屋、桥梁、建筑和勾勒花叶,可避免线的刻板,并增加涩拙的趣味。一般战笔宜斟酌用渴墨,
有时也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墨色。 与工笔花鸟画用笔讲究挺健有韧力不同,写意花鸟画的川笔,要求华润,松活,灵变,沉着、洒脱、挺拔。刚健,遒劲、浑融,生涩,苍老,总之要具有变化,要有活泼的生命力。
作者随着表现现实事物的需要而变换技法,通过轻重,深浅、虚实来体现。要轻中带刚,一笔三战,有皴擦,有顿挫、有勾斫,笔断意连,一气贯穿。使用种种用笔手法,达到在画面上取得既没有浊污的笔痕,又无模糊不清的效果,使人看到的不是笔墨而是具体物象的神和作者的意。 简单而言,写意花鸟的核心在于用简单的线条,颜色来构建意象,通过墨色的浓淡,线条的曲张,以及空间的变化来营造意境,表达感情。这是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最区别于工笔花鸟的特点。
第一阶段是是临摹吴昌硕的大作,然后是组合构图,再到最后是创作,一步步的渐进让我的学习温故而知新,循序而渐进,学有所成,有一份满意的答卷,感谢薛老师的悉心指导,孜孜不倦,这段学习经历让我永生难忘。
从11月23日-12月4日有国家级大师陈新华及弟子郑志法带我们学习陶艺记忆,共计80学时,我们详细的学习了陶艺制作的整个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1、练土。把陶土取出2-3公斤,把它不断地搓揉,直到搓成菊花状的样子,然后把陶土往桌面上摔到平滑为止。这样是防止买回来的陶土硬度不一、有空隙、气泡等,而没“练”过的陶土在干燥或烧成的过程中会容易发生龟裂。2、 准备好一桶水和拉坯机。把练好的土沾上水,放在拉坯机的中心。3、练好的陶土放入桶中浸一下,以便开始制作方便。4、用双手手掌鼓起部分压住土块,使土块跟拉坯机粘紧。5、用水沾手,手掌抱住土块,打开拉坯机的开关,等机器转动以后,往上轻轻用力拉。大概每转一圈,就上升一点高度。然后重复压的动作,再向上拉、再压,反复几次。6、定中心。右手食指和拇指并拢,左手拇指伸出,顶着右手的食指跟拇指。双手手掌保持抱着土块。7、开洞。用双手拇指朝中心插。8、把手伸进洞里,拇指顶着,用四只手指的力向上拉,9、需要缩小的部分就用手掌虎口部分像握着般修改。10、 按照自己需要的形状进行拉、修,完成。
泥条盘制的方法应该说是陶艺成型的技法之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它几乎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圆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古人创造出在辘轳上拉坯以前,泥条盘筑法可以制作较大型的器物,比如大缸、罐子等,现在西双版纳等地的原始部落依然保留这种方法制作日常陶器。国外常常将泥条盘筑和手捏成型一并通称为"手筑",指不借助任何工具纯粹用手制作。现代陶艺家之所以喜欢用泥条盘制法制作陶艺,一方面是由于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不太规整的、较随意的陶塑,另一方面是他们更倾向于保留泥条在盘筑时留下来的手工痕迹和一道道盘旋的纹理--当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迹。
通常泥条成型的作品的做法又有两种。一是泥条盘制成型时,尽量保留泥条捏压的原始形态和起伏关系,着眼与表现泥条的原始粗护和其丰富的肌理变化之美;另外就是盘制起型后,修整作品使之光整。操作过程中可以在一定基础上按顺序一环一环盘筑,叫做单环盘制;还可以多根泥条首尾相接,逐层盘筑,称为连续盘制。
这段时间的实践,使我收获到一件件富有灵魂色彩的陶艺作品。
12月22日我们接触了专业教学设计课程及多媒体制作,最后进行了说课,整个学习过程吩咐多彩,充实有意义,使我收获颇多,全班28名学员,只有两个优秀学员指标,经过刻苦学习最终获得了“优秀学员”;
获得“最佳说课奖”;“优秀毕业论文”,最后代表“专业教学法”、“酒店管理”、 “专业带头人”、“美术设计与制作”四个专业的优秀学员代表发言总结。
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
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使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也反思了自己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创新,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最后我用一首小诗来为这段学习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百日培训在浙师,
设计管理有张驰,
恩师严导写国魂
不觉已到收获时。
丹青水墨绘成诗。
怀梦抱志结硕果,
他日有缘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