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交流汇报材料
尹 蕾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骨干教师 “电脑动画制作”专业培训班的学习。回顾两个月的学习,我感触很深,收获颇多。一方面了解到了国家对中职教育扶持的力度和决心以及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也学到了国际上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同时还增加了动画设计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提高了相应的操作技能。可以说,我接受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计算机专业培训,这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将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
一、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培训第一周是有关职业教育理论学习,我们学习了世界上职业教育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特别是德国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德国的职教一般采用的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双元制)教学模式,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和“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这种双元制的职教模式中形成的一种先进的学习和教学方法。
二、提高了自身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
学校课改以来,我一直承担影视后期处理Premiere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能应用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但更令人头疼的是对一些相关动画设计专业知识的匮乏。
通过这次学习,我的专业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和拓展。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门课程:3Dsmax、After Effect、Maya等。我了解了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包括建模、材质、动画、灯光、渲染输出、动画合成;学习了电视片头的制作过程等内容;在3Dsmax与AutoCAD进行建筑建模,利用V-Ray渲染器进行家居装饰装修等内容;学到了最新的3Dsmax进行建筑环游动画制作等内容;学到了多种插件的安装和使用,解决了困扰我的一些难题。通过与学员的交流,了解了有关动画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最后,将自己两个月来的学习成果做成比较满意的作品。
成绩的取得与我们专业课老师的敬业精神、知识渊博和先进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老师们运用“项目教学法”,将学习内容贯穿在每个教学任务中,激发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里好多学员都和我一样没有一点动画基础,但是老师的耐心感动了我们,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对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随着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在不断的更新,如将原来的注重原理讲授的课程――《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等课程不开了,而是新开设了一些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高、综合实践性强的课程如:计算机组装维修、网页设计、Flash、Photoshop以及Premiere等。但如何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如何合理组织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直是困扰大家的难题。
通过教学理论培训,使我茅塞顿开,职业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只有能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才是成功的职业教育教。 “基于工作过程学习”课程的开发正是以学生就业岗位中相关技能为核心的课程设计,它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我认为只要老师能深入工作第一线,做好调查研究,掌握多项专业技能,实行课程综合化改革,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课改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几个不同层次的阶段性工作任务,进行项目教学。项目教学一般包括: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再咨询几个阶段。
2、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对于计算机硬件内容的讲授,可以将“完成一台个人计算机的装配”做为一个教学项目,在教师指导下,每个学生通过网络或其他手段查询相关知识,并进行整理、比较,拟定出一个性价比适宜的电脑配置方案,最后再经过同学们互相交流、比较,最终确定最佳的配置方案。通过完成项目,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而且提高了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和上网操作能力。
3、在《网页设计》课程教学中,可以结合我校校园网建设,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网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这样即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应用软件(Dreamwave、flash、PS等),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网站的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宣传营销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等)。
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对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教研和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我们要多学习、多借鉴、多交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